第五章 兩個死人

動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

——周敦頤

趙不尤回到傢中,仍是何賽娘盤問過後,才給他開門。

他剛走進門,何賽娘小聲道:“姐夫小心點,我姐姐不高興瞭。”

“哦?”趙不尤向堂屋望去,見溫悅獨自坐在桌邊,果然似在生氣。成親幾年來,極少見她這樣。

他剛要問,卻見墨兒從廚房裡走出來,正拿著半個饅頭大口在嚼,看來是餓壞瞭。見到趙不尤,他忙兩口咽盡,迎過來道:“哥哥,中午到龍柳卦攤取香袋的人,是那個常日在龍柳樹邊李傢茶坊替人寫信的欒回。他拿瞭香袋後,搭瞭一隻客船,乙哥也跟上船去瞭,我怕暴露身份,就沒有再跟著。那船是去江寧,已經開瞭,欒回這是要把香袋送到哪裡?難道是應天府?”

“乙哥應該信得過,等他回來就知道瞭。我查出來,古德信似乎和這案子也有關,寒食前和郎繁在十千腳店會面的是甘亮。”

“甘亮?對啊,我怎麼也沒想起來?甘亮左耳垂是有顆小痣。連古大哥都卷瞭進來,這梅船案究竟藏瞭些什麼?越來越深不可測瞭!”

趙不尤向屋裡走去,墨兒也壓低聲音說:“嫂嫂不高興瞭。”

趙不尤進瞭堂屋,溫悅沉著臉,望著墻角,並不看他,趙不尤笑著問道:“你這是怎麼瞭?”

溫悅仍不看他,半晌,才嘆瞭口氣道:“這個傢越來越不像個傢瞭。”

“哦?這話怎麼說?”

“一個一個,成天往外跑。男的不著傢,倒也罷瞭,現在連女孩兒也學上瞭。”

“哦?是瓣兒?她怎麼瞭?又跑出去瞭?”

溫悅仍沉著臉,並不回答。

何賽娘走瞭進來,氣哼哼道:“那個唱曲的池鳥鳥上午來瞭,說啥姓東還是姓西的那人的爹昨晚被人殺瞭,兇手是池鳥鳥的什麼幹的濕的爹,叫什麼鼓瘋子,鼓瘋子自己都招認瞭,那個池鳥鳥偏不信,想求姐夫幫她查這案子。姐姐答應她等你回來給你說說,可是瓣兒妹子偏要立刻出去查,姐姐沒答應。池鳥鳥走瞭之後,姐姐去給琥兒穿衣裳,夏嫂在裡屋掃地,瓣兒在廚房裡叫我幫忙,說把那個水缸搬到另一邊,水缸裡水滿的,她說我肯定搬不動,先舀出來兩桶再搬,我說哪裡要那麼麻煩,肯定搬得動,於是我就去搬那水缸,等搬好後,卻不見瞭瓣兒,出來一看,大門開著,她早溜走瞭。姐姐又說那水缸根本不用搬,我隻好又搬回原來的地方瞭……”

雖然她說得不太清楚,但趙不尤還是大致明白瞭,忙笑著道:“讓你受累瞭。”

“這算啥?比這大的缸,我也搬得動。”何賽娘昂起頭,滿不在乎。

趙不尤又笑著對溫悅道:“現在是白天,瓣兒應該不會有事情,而且還有池姑娘陪著。回來我們再好好責罰她。”

“你舍得罰她?”溫悅仍冷著臉。

“怎麼舍不得?是我縱容瞭她,連我也一起罰。你說怎麼罰,就怎麼罰。請先喝口茶,消消氣。”趙不尤忙取過桌上茶瓶,斟瞭盞茶,雙手遞給溫悅。

溫悅忍不住笑瞭一下,忙收住,正色道:“這是正經事。你做什麼,我女人傢管不到,但瓣兒一個女孩兒,再這麼縱容下去,成什麼樣子?”

“長嫂如母,從前是你管教她,往後仍是你管教,我聽命。來,先喝口茶,潤潤喉,再教訓。”

溫悅接過茶盞,又嘆瞭口氣,面色倒是緩和瞭下來。趙不尤這才放心。

這時外面傳來急促敲門聲:“趙將軍!趙將軍!”

是乙哥的聲音,墨兒不等何賽娘去盤問,忙先搶出去開瞭門。門一開,乙哥喘著粗氣,急慌慌跑瞭進來。

“趙將軍,那個——那個欒——欒回跳船自盡瞭!”

溫悅忙另斟瞭盞茶遞給乙哥:“先喝口茶,莫慌,慢慢講。”

乙哥咕咚咕咚兩口喝完,用袖子擦瞭擦汗,才又講道:“我跟著那個欒回上瞭船,他一直坐在船艙角上望著外面。坐瞭一陣,船才過瞭大河灣,他忽然站起來,從窗戶一頭跳進河裡去瞭。這一向汴河漲水,我又不會水,忙去叫船工,等兩個船工跳下去救時,他已經沒進水裡,不見瞭人影,後來總算找見,撈上來時,已經沒氣瞭。”

趙不尤三人全都驚住。

乙哥繼續道:“我惦記著那個香袋,趕忙去他身上搜,幸好沒被水沖走。剛好有一隻來京的船,我就拿出趙將軍給我的那個官府令牌,讓那船靠過來,我跳上去趕回來瞭,這是香袋和令牌——”

墨兒接瞭過來,忙打開瞭香袋,卻見裡面隻有一塊銀子,大約有五兩:“不是那個香袋!”

乙哥慌瞭:“我搜遍瞭,他身上隻有這一個香袋!”

趙不尤望著墨兒手中那塊銀子,想瞭想道:“香袋中途被換瞭,這五兩銀子應該是給欒回的酬勞。欒回投水自盡大概和此事無關。我曾和他聊過幾次,他流落京師,屢試不第,連傢鄉都不敢回,但這汴梁又難於立足,恐怕是覺得瞭無生趣才尋瞭短見。”

乙哥忙道:“不會啊,從他拿到香袋,我一直盯著,連眼都不敢眨,他沒和別人挨近過啊!”

墨兒道:“我也在一旁看著,他的確——不對,劉小肘!欒回途中撞到瞭賣幹果的劉小肘,香袋丟到瞭地上,劉小肘撿起來還給瞭他。”

趙不棄騎著馬一路閑逛,不覺來到東水門外,他想起何渙所言,有個姓胡的,據稱知道丁旦的事情,上門去勒索一百貫錢。何渙那呆子為瞭阿慈,竟答應給他籌錢。卻不知道這些窮極瞭的閑漢,隻要討到一次便宜,今後必定會無休無止。

反正閑著沒事,再幫何渙那呆子一把。那姓胡的自然是丁旦的朋友,丁旦至今不見人,又有人一路追他,他說不準就躲在姓胡的傢裡。勒索何渙,或許是兩個人一起商議的。丁旦既是藍婆傢的接腳夫,住在這汴河北街,那姓胡的恐怕也經常在這一帶走動,應該有人知道他傢。

趙不棄便去藍婆傢附近的茶坊食店打問,問到第三個人,果然問出瞭那姓胡的底細:那人姓胡,是個幫人說合生意、打點跑腿的涉兒,就住在北邊魚兒巷裡。

趙不棄來到魚兒巷,找到胡涉兒傢,一個窄破的小宅院。他抬手敲門,開門的是個年輕婦人,露出尖瘦一張臉,穿著件舊衣裳。

“胡涉兒在傢嗎?”

“他出去瞭。”

趙不棄見女子滿眼惶惑,膽子很小,便詐道:“我是替何公子來說件事,胡涉兒不在,丁旦也成。”

婦人臉上一顫,目光慌亂瞭一陣,才道:“丁旦?我……我不知道……”

趙不棄知道自己猜對瞭,便推開門徑直走瞭進去,那婦人想攔,卻又不敢攔,慌忙跟在後面。趙不棄進到院子裡掃瞭一眼,一共隻有三間矮房。他走進中間正房,隻有桌椅和一些雜物,都很臟舊。左右各一道門,他先去左邊那間開著門的,探頭一看,一張床,一些箱櫃,看著是胡涉兒夫婦的臥房,裡面並沒有人。他轉身出來,那婦人跟在身後,滿眼驚慌無措。兩人險些撞上,趙不棄笑瞭笑,讓過身子,又走進右邊那間房,推門進去,裡面是一張床板,堆著些雜物,也不見人。轉身回頭時,卻見門扇下面露出一雙腳。

趙不尤笑著伸手,輕輕拉開門扇——門後露出一個男子,後背緊貼著墻,一晃眼以為是何渙。再一看,身材樣貌雖像,但神情氣質大為不同。原本兩人都中等身量,肩寬背厚,加之眉目端正,自然有種持重之氣。但此人卻透出一股卑瑣滑賴。把何渙丟到市井中摔打挫磨許多年,才能勉強塑成這副模樣。而且他的兩耳耳垂上竟穿瞭洞,不知道在妝什麼花鬼戲。

趙不棄笑著問道:“丁旦?”

丁旦仍貼墻站著,滿眼驚惶,並不答言。

趙不棄照路上想好的,笑著道:“何公子委托我來跟你們商量一下,胡涉兒向他要一千貫錢,你也知道何公子現在的境況,一時間湊不到那麼多,東挪西借隻湊到那三百貫給瞭胡涉兒,剩下的七百貫能不能多延緩幾天?何公子已經寫信向傢裡討要瞭,一個月後一定如數給你們。”

丁旦聽到“一千貫”時神色果然微變,再聽“那三百貫給瞭胡涉兒”,眼神更是急劇一顫。

趙不棄見自己計策生效,便又問瞭句:“你看如何?”

丁旦仍不說話,但目光閃爍,顯然在急急盤算,隨後怯怯點瞭點頭。

“那就多謝瞭。”

趙不棄說完便抬腳出門,離開瞭胡涉兒傢,騎在馬上邊想邊笑,對付這些油腿無賴,便得用這離間之計,讓他們互鬥才好。看丁旦剛才神色,已經在謀劃如何奪回那三百貫,而後獨吞剩下的七百貫。隻可惜沒見到胡涉兒,不知他們兩個誰更厲害些。不過無論如何,兩鼠相鬥,必有一傷。

不過,剩下那個該怎麼辦?

趙不棄又想到瞭一個人……

瓣兒使瞭個小激將法,支開何賽娘,偷偷溜出去,在巷口追上瞭池瞭瞭。

池瞭瞭吃瞭一驚:“你嫂嫂又許你出來瞭?”

瓣兒笑著含糊應瞭一聲,隨即道:“我也不信封伯伯會是兇手,不過勘查董伯伯死因,得請姚禾來才好。我已經寫瞭封短信,乙哥被哥哥派去辦事,得另找個人去給姚禾送信。”

她們拐到正街,瓣兒見旁邊茶坊門口有個矮瘦的男孩,知道他也替人送信,就拿瞭十文錢,把信交給那男孩,交代瞭幾句,那男孩撒腿往南邊跑去瞭。

瓣兒和池瞭瞭租瞭驢,一起趕到瞭董謙傢。門外仍有兩個弓手把守,不許她們進去,說屍首還要復檢。瓣兒和池瞭瞭隻得在大門外等著。一扭頭,見墻根蹲著個老漢,埋著頭,縮成一團。仔細一看,是董傢的老仆人吳泗。

瓣兒忙走過去,蹲在吳泗身邊,輕喚瞭兩聲,吳泗卻沒聽見,瓣兒這才想起他耳朵背,便輕輕拍瞭拍,大聲喚道:“吳老伯!”吳泗這才抬起頭,眼窩深陷,兩眼通紅,烏黯著臉十分憔悴。

瓣兒大聲問道:“吳老伯,昨晚出事時你在不在一旁?”

吳泗先搖瞭搖頭,隨即又忙點著頭,啞著嗓子嚷道:“我瞧見瞭,就是那個鼓兒封!”

瓣兒忙又問:“你看到他動手瞭?”

吳泗怔瞭一下,才道:“昨晚傢裡沒有外人,隻有他。我也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鉆進來的。”

“你沒看到他動手?”

吳泗不情願地點瞭下頭,又道:“昨晚服侍老相公吃過飯,我就回自己屋裡去瞭,後來去堂屋看他,就見那個鼓兒封站在堂屋裡,老相公躺在他腳邊。”

瓣兒回頭對池瞭瞭說:“吳老伯並沒看到封伯動手。這中間一定有誤會,不過封伯為何會招認自己是兇手?”

“我去獄裡看他,他說話的樣子很怪——”池瞭瞭忽然望向路那頭,“姚禾來瞭。”

姚禾背著木箱和一個公人打扮的中年人一起走瞭過來,見到她們,笑著招呼:“趙姑娘,池姑娘。”

瓣兒站起身問道:“你收到我的信瞭?”

“信?沒有。我去府裡候差,聽說瞭董伯父的案子,就去申領瞭復檢的差事。你們等一等,復檢完就可以進去瞭。”

姚禾和那個公人進瞭院子,瓣兒低頭見吳泗傷心委頓的模樣,便又蹲下去,在他耳邊大聲道:“吳老伯,范樓的案子我們已經查出來瞭,你傢老相公並沒有說胡話,范樓那具死屍並不是董謙。”

吳泗猛地抬起頭,驚問道:“真的?小相公還活著?”

瓣兒還沒來得及解釋,忽然聽到身後有人吵嚷起來:“讓我進去,父親!父親!”

回頭一看,一個年輕男子哭喊著要往院裡沖,被兩個弓手死死攔住。吳泗在一旁顫著聲音叫瞭句:“小相公?!”隨即慌忙從墻根爬起來,伸著雙臂向那年輕男子快步趕過去。那年輕男子扭頭看到,流著淚迎過來,抓住吳泗雙臂,哭道:“吳叔,我父親究竟出瞭什麼事?”

瓣兒驚望向池瞭瞭,池瞭瞭點點頭,輕聲道:“他就是董謙。”

吳泗也哭起來:“是我的不是,沒看好傢,沒防備那老賊,他殺瞭老相公……”

吳泗說著就要跪下來,董謙忙伸手拉住,兩人一起哭起來。

過瞭一陣,姚禾和那個公人走瞭出來,那公人說瞭聲“傢人可以進去瞭”,隨即帶著兩個弓手走瞭。董謙立即哭著奔瞭進去,吳泗也趕忙跟瞭進去。

姚禾走到瓣兒和池瞭瞭近旁:“封伯的口供和董老伯的死因有些對不上。你們隨我進來看——”

三人一起走瞭進去,堂屋中傳來董謙號啕痛哭聲:“父親,孩兒不孝!孩兒不孝!”董謙跪伏在董修章的屍首旁,不住痛哭自責,吳泗也跪在一邊嗚咽,看著讓人心酸。

姚禾將瓣兒和池瞭瞭喚到院子另一邊,低聲道:“董老伯是因後腦磕傷,流血而亡。封伯口供上說,他和董伯伯在堂屋中發生口角,一把推倒瞭董老伯。但堂屋中並沒有找到磕傷處,有血滴從堂屋一直延伸到後院一隻大缸邊,缸沿上有一處血跡,董老伯應該是在那裡磕傷的,而後才走到堂屋中摔倒在地。”

池瞭瞭忙道:“封伯在說謊?他為什麼要說謊?他並不認識董老伯,昨晚受老友托付來還錢,才第一次來董傢。”

姚禾道:“我看初檢驗狀上,後院還有扇門,昨晚並沒有閂上。恐怕兇手另有其人,那人在後院推倒瞭董老伯,從後門逃走。”

池瞭瞭更加吃驚:“那會是什麼人?封伯為何要替他頂罪?”

這時,大門外走進來一個人,是曹喜。

趙不尤和墨兒、乙哥忙出門去尋劉小肘。

劉小肘一向在東水門內外、汴河兩岸走賣,他們先趕到汴河岸邊,向人打問,有個說劉小肘剛剛經過這裡,往北岸去瞭。三人忙上瞭虹橋,向兩頭張望,乙哥眼尖,遠遠看見劉小肘在汴河北街東頭。他腿腳快,飛一般下瞭橋向那邊跑去。趙不尤和墨兒忙跟瞭過去,等走近時,見乙哥和劉小肘已經扭打著滾倒在地上,劉小肘筐子裡的幹果撒得滿地都是。

趙不尤忙大聲喝住,墨兒過去將兩人分開拉起。乙哥仍不罷休,不住嚷著:“敢壞你小乙爺的事?我把你個小肘子打成鵪鶉腿!”

劉小肘性子敦懦些,想還嘴卻半天憋不出話,氣哼哼地彎腰抓撿地上的幹果。墨兒過去幫他撿拾。

趙不尤等他們撿完後,才問道:“劉兄弟,你把那香袋交給誰瞭?”

劉小肘瞅瞭趙不尤一眼,目光隨即躲開,低著頭不肯答言。

趙不尤又道:“我知道你一向本分勤懇,又孝順父親。不過那香袋關系到二十幾條性命,你現在不說,等官府的人來瞭,將你關進牢獄,你父親就沒人照看瞭。”

劉小肘猶豫瞭半晌,才低聲道:“我拿去交給瞭孫羊正店的金方大伯。”

“誰讓你做這事的?”

劉小肘低下頭,又不肯出聲。

趙不尤又問瞭一遍。

劉小肘忽然撲通跪倒,拖著哭腔說:“趙將軍,那個人對我和我爹都有大恩,您不要再逼我,我爹若是知道我供出瞭他,必定不肯再認我這個兒子。我就是死,也不能說出來!”

趙不尤想瞭想,隨即道:“好,沒事瞭,你走吧!”

劉小肘慌忙挑起擔子急匆匆走瞭。

乙哥嚷道:“就這麼讓他走瞭?”

趙不尤道:“我知道那人是誰瞭。”

墨兒道:“龍柳李傢茶坊的李泰和?那個欒回就一直寄住在他茶坊裡。李泰和是個出瞭名的善人,經常周濟窮困。恐怕也救濟過劉小肘。交接香袋的地方之所以選在龍柳卦攤,也是出於近便,隻是他為何要做這種事?”

趙不尤道:“去問問他。”

三人原路返回,折向龍柳茶坊。到瞭那裡一問,店裡夥計說李泰和不在,進城去瞭。三人又進瞭東水門,來到孫羊正店。

店裡一個大伯迎上來,笑著招呼:“趙將軍,快快請進!”

趙不尤問道:“你店裡有個叫金方的可在?”

“金方?剛剛有人來找他,他帶著那人去後院自己房裡瞭。那邊是後門,穿過去就是——”

趙不尤三人穿過大堂的後門,來到後院,碰到個廚婦一問,金方的屋子在最東角。他們走到那屋門前,門關著。趙不尤抬手敲門,裡面沒人應答,推瞭推,門閂著。

乙哥跑到窗邊,戳破窗紙,往裡覷瞭覷,忽然怪叫起來:“趙將軍,死人!裡面兩個死人!”

趙不尤一聽,忙抬腿一腳蹬開房門,第一眼就見一個酒店大伯打扮的人躺在地上,胸口一片血濕。一旁僵坐著個五十來歲男子,正是李泰和,他背靠床沿,圓瞪著雙眼,已經死去。他左胸也有一處傷口,仍在滲血,右手攥著一把短刀,搭在腿上……

《清明上河圖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