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環保公司

林寒江去生態環境局的時候,郝仁敬沒有在會議室裡匯報工作,而是硬拉著林寒江圍著辦公樓轉瞭一圈,弄得林寒江一頭霧水。原來,生態環境局由於沒有院落和停車場,工作人員的車輛都是停在附近馬路邊。雖然這裡是三級馬路,並不影響交通,但是最近交警盯上瞭他們,每天都有交警來貼罰單,局裡很多人都被罰瞭數次,最多的一個人被貼瞭10張罰單。

郝仁敬低聲說:“林副市長,是不是我們上次在夜市那件事上得罪人瞭?”

“你有證據嗎?交警開罰單是隻針對我們,還是普遍性的?”林寒江心裡像是被塞瞭一堆破棉絮,說不出的難受,但是又不能公開發火。

“我讓人在周邊都查看瞭,就是針對我們來的。”郝仁敬一張老臉像霜打的茄子,林寒江站在那裡沉默無語。

郝仁敬又說:“領導啊,現在局裡好多人都不敢開車上班瞭,怨聲載道的,讓他們下去執法檢查也推三阻四的,我這局長當得抬不起頭啊。要不,領導您考慮一下把我換瞭吧。”

“你又來瞭,天天打退堂鼓。”林寒江看著幾輛貼著罰單的車,悶聲說,“你是抬不起頭,我卻是要低下頭……”

周成功帶著幾位專傢去湖北宜昌學習治污經驗,回來之後召開瞭一個小型的經驗交流會,專傢們向林寒江詳細介紹瞭宜昌的水域治理經驗。林寒江讓郝仁敬、周成功抓緊時間實施齊江水質檢測工作,時間不等人,他知道自己必須面對齊江市生態環境整治最大的難題。無論是“地雷陣”還是激流漩渦,他已經做好攻堅的準備瞭。

李雲城和田小小跟隨導師耿正參加瞭第三方專傢團隊,作為團隊的編外技術人員,協助專傢開展水質檢測工作,也為他們的論文課題收集數據。

兩個年輕人第一次參加這麼大規模的治污工作,顯得有些興奮。會議間歇兩人抱著一摞材料來找林寒江,向他介紹兩個新的生態環境科研項目,一個是利用“電動力學修復重金屬土壤污染”,另一個是“人工浮島修復水體”,對解決鋼鐵廠遷址後的土壤修復、齊江水質污染將會大有幫助。林寒江眼睛一亮,讓他倆好好給他介紹一下,因為鋼鐵廠遷址以後的土壤修復工作,正是讓他頭疼不已的難題,但是齊江市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技術和專業團隊能做這件事,而沿江企業整頓以後齊江水域的治理也需要新的技術來修復水體。這讓林寒江寤寐思服的兩大難題,沒想到兩個年輕人給他送來瞭解決方案。

林寒江仔細翻看著技術資料,問他倆:“你們從哪裡瞭解到這兩項新技術的?是你們齊江大學環境學院的?”

李雲城搖搖頭,說:“不是我們大學的,是齊江市一個民營科技企業,他們組成瞭一個小型團隊正在鉆研這兩個項目。”

原來李雲城和田小小馬上就要研究生畢業,在準備畢業論文時接觸到這傢民營企業,他們的科研團隊是由一群環境專業出身的年輕人組建的。這傢企業誠心邀請李雲城和田小小畢業後加入他們的團隊,但是李雲城還拿不定主意。

田小小建議林寒江:“林副市長,有時間您可以去這傢企業看一下,將來治理齊江一定會用得上這樣的科技企業。”

林寒江答應道:“等忙完這陣子,你倆帶我好好去學習一下。我們既要學習先進城市的經驗,也要學習身邊的成果,畢竟他們對齊江市更有發言權,三人行必有我師。”

看著挽手離開的小情侶,林寒江突然心生感慨。他發現自己好像真的老瞭,在學術上喪失瞭不斷追求的勁頭,尤其到齊江市以後,對科研動態缺少瞭以往的敏銳性。

難道我以後真的隻能做一個行政幹部,就這樣終老此生?林寒江似乎一眼能看到自己的暮年,這讓他有些恐懼,他使勁搖搖頭,否定瞭心裡冒出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林寒江辦公室。

林寒江一個人在齊江身無牽絆,每天早晨七點左右就來到辦公室讀書或看文件。這天他剛坐下不久,門外就傳來幾下輕微的敲門聲。他暗暗皺瞭下眉頭,這個時間來辦公室找他,八成不是好事。出乎林寒江意料的是,來人竟然是周成功。

周成功黑黝黝的臉龐泛著看不出來的紅色,看來走進副市長的辦公室費瞭他不少勇氣。

周成功別別扭扭地和林寒江說著客套話:“林副市長,下面人都說您是最勤奮的市領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的。”

林寒江暗笑,這個老實巴交的人都被逼著拍馬屁瞭,看來是有事要求他。他不想讓這個老實人太尷尬,直接問他:“老周,這一大早你不是來找我寒暄的吧,有事就直說吧。”

周成功臉上的紅已經從黑皮膚裡鉆瞭出來,他幾乎有些磕巴瞭:“林副市長,真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這麼早就打擾您……我來麻煩您,是想和您說個事。”

林寒江給他倒瞭杯水,心想周成功可能是想求他幫忙解決職務問題。經過這幾個月的工作接觸,林寒江見到的和聽到的基層幹部,很多人都對周成功豎起大拇指,都為他十六年正科卻無法提升而抱屈。其實不用周成功來找他,他已經私下和郝仁敬研究過瞭,準備給全系統的幹部樹立一個勤奮能幹的榜樣,這個榜樣就是從來不爭不搶、默默無聞的周成功。

林寒江看著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周成功,幹脆把話挑明瞭,他說:“老周,你的職務問題,我已經和郝仁敬研究過瞭,局裡正向市委組織部申報呢,你的年齡雖然過線瞭,但是工作實績和民意測評擺在那裡,提拔你應該沒有什麼障礙,請你相信局黨組。”

誰知周成功一聽這話,連脖子都紅瞭,站起來連連搖手,說:“林副市長,您誤會我瞭,我來找您不是為這事……我是想求您幫忙,為一個環保科技企業融資,這個企業眼瞅著就要支撐不下去瞭。”

這下子輪到林寒江臉紅瞭,他太以己度人瞭。他趕緊詳細問周成功:“這個企業叫什麼名字?業務方向是什麼?”

“這是一傢小型民企,主要從事環保科技研究,叫‘凈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群大學生畢業後創建的。”

林寒江想起李雲城和田小小推薦的民營企業,於是在桌上的文件堆裡把那些資料找出來,遞給周成功:“你說的民營企業,是不是這傢?”

周成功有些詫異:“林副市長,你也知道這傢企業?”

林寒江點點頭,說:“不算瞭解,隻是有人曾經和我提起過,你給我說說這傢企業的情況?”

談及企業,周成功立刻從尷尬裡解脫出來,他向林寒江匯報瞭這傢企業的具體情況。

原來,幾年前周成功在參加環保科技會議時引進瞭這傢小公司,幫助他們在齊江市註冊落戶。他們的研究方向是土壤修復和水體修復,目前的技術水平在H省首屈一指,但是因為比較冷門,市場上還不太認可,公司現在融資不成功,已經難以為繼,眼看著就要關門歇業瞭。周成功最後說:“這傢企業近兩年一直在苦苦掙紮,多次想遷移到南方城市,我都把他們挽留瞭下來。他們是看在我當年幫忙的分兒上,才勉為其難留下來的。最近他們中標瞭一個外省的工程,需要墊資才能施工,無奈他們企業資金鏈快斷瞭,急需資金註入,他們想盡瞭辦法一籌莫展,所以我今天才會來求副市長您幫忙。”

林寒江問他:“一個小型民營企業有這麼重要嗎?人傢要走你還不讓走?”

周成功有些急瞭,說:“林副市長,說句您不愛聽的話,齊江市治理污染,沒有我周成功無關痛癢,沒有您,也不過是工作受些影響,但是沒有這些人,齊江市的污染就無法根治,這可是千秋功罪的事情啊!”

“千秋功罪,這麼嚴重?”林寒江有些疑惑地看著周成功。

周成功堅定地說:“我之所以拼命把他們挽留下來,就是知道齊江市早晚有一天會用到他們。因為他們這群人、他們所掌握的技術,才是齊江市抵抗污染的堤岸啊。”

林寒江看看手表,對周成功說:“我今天上午本來有一個會議,我不去參加瞭。這樣吧,咱倆現在立刻出發,讓我見識一下這個企業,見見這群年輕人。”

周成功激動地站起來,說:“林副市長,您真是講效率的領導,我替他們謝謝您!”

“你少拍馬屁瞭,這不是你的風格!”林寒江穿上外套就往外走,周成功樂得滿臉開花跟在後邊。

省城,小雪學校門口。騎手小哥給小雪送來99朵粉色的玫瑰,今天是林寒江和小雪的結婚紀念日。小雪使勁嗅嗅花香,要不是在校園裡,她都能開心得跳起來。小雪抱著玫瑰花回到辦公室,一個女同事逗她:“你傢市長大人太會秀恩愛瞭,遠隔幾百公裡也沒有忘瞭嬌妻,讓我們這些人羨慕嫉妒恨啊。”

小雪心裡像抹瞭蜜,卻故意裝出氣哼哼的樣子:“他一走就是幾個月,傢裡什麼事都不管不問,現在拿點破花就想糊弄我,哼,我等他回來算賬。”

幾個女老師圍過來湊熱鬧:“破花?你要是不要,我們幾個可都給瓜分瞭啊!”小雪趕緊護住花束。

“小雪,你告訴你的林大官人,下次別送花瞭,哪怕買一個蛋糕送來也行,讓我們姐幾個大吃一頓!”

幸福的小雪本來想給林寒江打個電話,看看時間,估計這個時候他不是開會就是忙其他工作,於是她給林寒江發瞭條微信:“親愛的老公,謝謝你的花!”

過瞭半天,林寒江回復她:“什麼花?”

這個工作狂,還和我裝糊塗?小雪有點生氣地把手機往桌上一拍。

齊江市郊區,一棟還在裝修的五層小樓,綠網包裹的樓體邊緣,一塊“凈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牌子孤零零地掛在那裡。公司隻占據瞭最頂層的五樓,下面四層樓是正在裝修的快捷酒店。林寒江從包裹著木板的電梯裡一出來,就被走廊裡一幅大型掛圖吸引住瞭,那是一幅齊江市土壤污染分析圖。看著圖中大片污染嚴重的紅色區域,林寒江的眉頭不由得皺瞭起來。

“我們齊江市,已經是一座被污染包圍的城市。”周成功在他身後悄聲說。

由於林寒江是突然造訪,公司經理剛好不在,林寒江就和幾個技術人員座談起來,詢問他們用電動力學修復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都存在什麼優勢和不足。幾個技術人員並不知道對面的人就是副市長,以為是一個普通的客戶,就七嘴八舌地向林寒江介紹起這門技術。

電動力學修復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土壤原位修復技術,具有除污染物范圍廣、成本低、效果好的特點,但是也有其不足,在修復過程中電極陰陽兩極會出現pH酸堿度高低不同,土壤中的電極施加直流電後,電極表面主要發生電解反應,陽極電解產生氫氣和氫氧根離子,陰極電解產生氫離子和氧氣,很容易造成極化現象和聚焦效應,成為電動力學修復的瓶頸。凈土環保科技公司在原有的修復技術之上,又引入對重金屬離子具有吸附作用的納米纖維膜技術和電滲析法、生物聯用法等技術,保持系統的穩定性和污染物去除的均勻性,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林寒江研究的專業是環境經濟學,對這些純粹的技術問題隻是一知半解,他認真地記錄下來一些技術問題,以及這些年輕的技術人員對齊江市的土壤、水體污染情況的介紹。一個穿著白大褂的技術員看林寒江有點不像生意人,就問他:“這位先生,我看您不像是為瞭這個項目來的吧,您是政府部門的?”

周成功剛想介紹一下林寒江,林寒江向他使個眼色,說:“我就是想來瞭解一下貴公司的技術優勢,學習一下最新的環保技術,和政府沒有關系。”

那個年輕人顯然對政府部門的人沒什麼好感,他指著周成功說:“整個齊江市生態環境局,除瞭周老師以外就沒什麼好人,不是腐敗分子就是濫竽充數的外行。我們公司替齊江市做瞭大量的調研和研究工作,既沒有得到重視,也沒有得到扶持。你們的營商環境,嘖嘖,要不是周老師再三挽留,我們早就遷到南方去瞭。”

林寒江苦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來想要扭轉生態環境系統的負面形象,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他問年輕人:“你們除瞭做重金屬污染土壤調研分析,還做瞭什麼其他分析?”

年輕人把林寒江領到隔壁的小會議室,指著墻上的一張掛圖說:“這是齊江流域的水體污染分析圖,還有用‘人工浮島’技術修復水體的科研項目。為瞭這張圖上的數據,我們在齊江沿岸足足做瞭半年的分析,往返行程兩三千公裡。”

和旁邊的土壤污染分析圖一樣,水體也是用綠、藍、橙、紅等顏色代表污染的不同程度,林寒江看著蜿蜒曲折的齊江,幾乎大半個流域都是橙色或者紅色,那是一種觸目驚心的顏色,讓他呼吸不暢。他在省委書記面前接受立下約定的時刻、在遭到數百群眾上訪叱罵的時刻、在被恐嚇電話騷擾的時刻,都沒有此刻站在這兩張圖面前這麼壓力如山,甚至有一種灰心喪氣的感覺。他忽然意識到他和陳書記約定的一年時間,簡直就是一個心血來潮的笑話。當時兩人根本不知道即將進攻的是什麼樣的陣地,就這樣魯莽地立下瞭約定,就好比托著一點搖搖欲墜的燭光,卻滿懷信心地想要用它去照亮廣袤無垠的曠野。林寒江站在那裡,感到從未有過的疲憊,從省到市,從陳書記到他自己,在治污這個問題上都犯瞭一個輕敵的錯誤。

這時經理王辰匆匆忙忙從外面趕回來,握著林寒江的手一直致歉:“沒想到林副市長會在百忙之中抽空蒞臨我們這個小公司,我們一點準備都沒有,公司又亂又破,讓您笑話瞭,實在慚愧。”

林寒江搖搖頭,說:“這是我到齊江市以來,最受震撼的一次,你們這兩張圖讓我感覺自己肩負泰山,如履薄冰,慚愧的應該是我。”

剛才出言嘲諷齊江市環保系統的年輕人,沒想到林寒江竟然是副市長,吐吐舌頭躲得遠遠的。林寒江卻不以為忤,主動邀請他一起參加座談。

聽完王辰關於企業發展的匯報,林寒江問他一個問題:“你這幾項科研成果,在齊江市有沒有應用?”

王辰面露難色,看著周成功不知道怎麼回答,還是那個年輕人快人快語,說:“王總,你忘瞭?前幾天你還讓我統計一下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事,別說齊江市,就連H省,我們的應用率都是零。這幾年要不是我們在南方做瞭幾單生意,早就喝西北風去瞭。”

其實王辰不是不知道,隻是不忍心讓林寒江難堪,既然手下都說開瞭,他也就不再隱瞞,說:“不瞞副市長,要是從企業發展的角度考慮,我們公司早就該遷到南方去瞭,那邊的科技產業園區不僅給我們提供辦公區域,還答應給我們扶持資金,但我們一是故土難離,二是周老師多次挽留,所以一直這樣懸著。”

林寒江嘆息一聲,說:“現在我們在工作中有一種誤區,學習先進經驗時往往有‘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想法,對身邊的技術和經驗卻視而不見。齊江市被國傢生態環境督察組通報以後,省內很多城市都紛紛跑到南方去學習,外地的經驗固然有其先進的地方,本地的做法也不可妄自菲薄,畢竟他們更瞭解實際情況。你們公司關於齊江市土壤、水域的污染情況調查,讓我震驚和震撼!我震驚的是我們的城市生存環境之惡劣,震撼的是這幾年你們默默付出的巨大努力。”

王辰和那個年輕人沒想到會被市領導表揚,都有點不好意思。王辰紅著臉說:“我們公司還做得很不夠,我們這些人做技術鉆研還可以,跑市場跑政府都不是我們的強項,這幾年全靠周老師幫忙。”

林寒江對周成功說:“現在正在抓營商環境建設,黨員幹部聯系走訪企業,我以後就負責這傢企業瞭。以後他們公司的融資、扶持政策等事情就直接找我吧,我就是他們的聯系員。”

王辰激動得站起來,險些把水杯碰倒,連聲說:“謝謝林副市長!這太不敢當瞭,以後我們還是找周老師吧。”

林寒江搖搖頭說:“我在省城和陳書記曾經擊掌立約,齊江治污不成就把我罷免瞭,今天你敢不敢也和我擊掌立約?”

“立什麼約?”王辰有點遲疑,不知道林寒江會提出什麼條件。

“我會幫你們把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到實際治污工作中,我也會幫你們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甚至將來把你們打造成全省生態環境領域的明星企業。”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在齊江市治污工作沒有取得階段性成果之前,不要離開齊江市。”

王辰爽快地與他擊掌:“能在傢鄉本地發展壯大,我們當然不願意拋妻棄子去外地。”

“你們提出的資金問題,我馬上會去與相關部門協商,幫你們申請科技貸款,一周之內就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案!”林寒江更加爽快。

小會議室外面,那群年輕人聽說副市長親自為他們解決資金問題,不由得發出一陣歡呼。先前嘲諷齊江市環保系統沒好人的小夥子滿面赧顏,握著林寒江的手,說:“林副市長,對不起,我收回我的話,你們生態環境局還是有好人的,您和周老師都是!”會議室內外一陣大笑。

林寒江往外走時,問王辰:“你們公司將來發展的目標是什麼?有什麼宏圖大志?”

王辰苦笑道:“公司剛成立時,我做夢都想著能成為科技板塊上市公司,現在我做夢時想的是能擁有自己公司的實驗室,我們的實驗室現在還是租用別人的。還有,我們在齊江做水體采樣分析時,急需購置一些監測和檢驗設備,否則我們很多理論隻能停在紙面上。”

林寒江看著王辰瘦削的臉龐,仿佛看到當初的自己,從氣吞萬裡到腳踏實地負重前行,其中的轉變,除瞭歲月閱歷的增長,還有層出不窮的生活磨煉。他拍拍王辰的肩膀,說:“購置監測檢驗設備的事,我會幫你們聯系渠道。我相信你們公司很快就會有自己的實驗室,一定會實現你最初的夢想。”

林寒江最後向王辰提出一個小請求,能不能把齊江市土壤污染分析、水體污染分析兩張圖給他也打印一份,他要掛在辦公室的墻上,時刻提醒自己的責任。他說:“今天我看到這兩張圖時,第一反應是無助甚至是喪氣,想把這座城市從污染包圍中拯救出來,壓力和難度不是一般的大。但是,又是這兩張圖給瞭我勇氣和信心,因為我知道,繪制這兩張圖的人,會為齊江市築起一道安全的堤岸!你們和老周這樣默默無聞的人,就是這道堤岸!”

回去的車上,周成功感動得直搓手,有些語無倫次。他說:“我曾經多次向前任局長和副市長王武介紹過這傢企業,卻從來沒有得到重視,您是第一個光顧這傢公司的市級領導,看來齊江市的生態環境真的有希望變好瞭。”

林寒江在反思,最近很多工作都犯瞭急功近利和輕敵的毛病,隻想著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效率解決各種問題,但是今天在這傢小公司的兩張圖上,他看到瞭生態環境的整治之路是漫漫修遠。改善生態環境不能隻靠突擊式解決問題,既要治標,還要治本,從整治污染、優化產業直到改變生活習慣、強化環境意識,培養全民族的生態環境基因。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個領導或者一代人的身上,要永遠都在路上,是千秋大計、千秋功罪。

這時林寒江的電話響瞭,田小小在電話裡緊張地對他說:“林副市長,我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向您匯報……對,特別重要!”

林寒江有些吃驚,這兩個年輕人從沒用過這種緊張的語氣和他說話,他心中隱隱升起瞭一種不祥的感覺。

《江流天地外(江河日上)》